备课表 时间 教材分析 星期 年龄段 3-8 教学内容 锄禾 首先,通过 ppt、游戏的手段,要让小朋友学会背诵古诗。 其次,理解古诗的含义以及涉及到的生活知识,能让小朋友运用到实际生活上。 最后,是情景表演,加深小朋友对课堂知识的巩固,大班小朋友还有一个认字、 写字环节,为小朋友以后的学习生涯做铺垫。 教学目标 1、让小朋友学会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;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 ” 2、通过找字卡游戏,让小朋友认识这些字。 (3-5 日、汗、下) (6-8 日、汗、下、 土) 3、激发孩子阅读兴趣,并能了解典故的含义以及文中涉及到的生活常识。 4、学写生字。 (6-8 汗、下、土) 教学重点 1. 让小朋友学会背诵这首古诗。 2. 让 6-8 岁小朋友认识(日、汗、下、土)这些字。 3. 了解典故的含义以及文中涉及到的生活常识。 教学难点 1.让小朋友认识这些字。 (3-5 日、汗、下) 2.学写生字。 视频、字卡、ppt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、 导入 1、出示农民伯伯种田的图片。 提问:哪位小朋友知道图片里的人在干什么? 生答:各抒己见…… 2、引题 刚才小朋友们都说的非常好,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农民伯伯的 诗歌。 二、读古诗、感知内容。 1、 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;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 ” (对个别小朋友提出的不懂字进行讲解) 2、(a)、师范读 (b) 、带读若干遍,纠正错误发音。 3、 (1) 、介绍作者及做此诗的目的。 (2) 、讲解诗句意思:盛夏的正午,农民伯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锄地, 汗水滴在庄稼地里。可是谁又知道,碗中的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 民伯伯的辛苦呢?所以我们以后要爱惜粮食。不浪费一粒米饭, 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。 4、认字游戏。 培养小朋友欣赏能 力、观察能力,学 会看图说话。 5、做游戏:开火车。 6、认字并学写生字(对个别不怎么感兴趣的小朋友加以鼓励,告诉他们认 了生字能把古诗读的更好听) 通过找字卡游戏, 加深小朋友对不认 识或难读字的印 象。 通过开火车游戏, 让小朋友牢记今天 的古诗。 三、情景表演 请 2-3 个小朋友上来分角色扮演,能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、总结 五、课后作业 向爸爸妈妈讲述《锄禾》的故事,时刻牢记其中的道理。背诵“锄禾日当 午,汗滴禾下土;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 ”